有關於竿先或釣竿的敏感度跟人家所謂的放大信號,是不是常聽人家在說,相信也是聽得霧煞煞,也常聽到朋友踩到地雷,買了釣竿又忍痛砍價賣出。  『敏感度』、『放大訊號』提問的朋友多,回答都一樣,不如為文一篇交流一番。

 

<敏感度>

敏感度這個名詞常常在聽到,也都是被混為一起唸跟說,那麼,何為『敏度』? 何為『感度』? 指的是一樣的嗎? 常聽到釣有專精的朋友說某某東西可以買,敏感度超好,那是『敏度好』還是『感度好』可以買? 相信應該不少人有這樣疑惑,或是已經踩到地雷買錯。 我來下個定義好了,再加以說明:  

『敏度』指的是當魚有索餌訊號的時候,能表現出來讓你用『眼睛』察覺到的難易度。 

 

『感度』 指的是當魚有索餌訊號的時候,能表現出來讓你用『手心』察覺到的難易度。

 

這樣聽起來是不是很饒舌,請你們仔細想想並不難懂,先看一張圖~~

敏度  

二個顏色的線條,掛的重量都一樣,紅色線變化大,藍色線變化小,能被眼睛輕易查覺的是紅色線,而且我們可以斷定同樣都把掛重量降低,二條線曲度會同時變小,但是也是一樣紅色線變化比較大,容易用眼睛看到,我們可以說紅色線的『敏度』比藍色線好

 

『感度』就牽扯到『傳導難易度』跟『訊號能量被消耗』的問題,先說『傳導難易度』,我們都曉得敲擊的感覺(叩叩叩),在越硬的物體上傳導越清楚,像是拿一支木棍敲桌子跟拿一支泡棉棒敲桌子,會覺得哪種叩叩叩的感覺最明顯? 無疑的是木棍吧! 木棍比泡棉棒硬,傳導明顯,這個就是『感度』差異。 相同的,用在說明『感度』也是如此,越容易傳導的物質感度越好,容易傳導就是硬、薄類的,硬竿比軟竿傳導好,薄管比厚管傳導好。  

 

再說『訊號能量被消耗』,舉例說,我們搭車的時候會發現有些車坐起來很平穩舒適,壓到坑洞都沒什麼感覺,有些車壓到坑洞後,人都在椅子上彈起來,對於輪胎來說,坑洞給輪胎的撞擊力都一樣,車內的人會什麼感受不同? 在於避震器的作用,避震器就是『能量消耗』的功能,消耗多寡,影響車內的人的感受,硬的避震器消耗能量少,感受越顛簸,反之,軟的避震器消耗能量多,感受越舒適顛簸小。  再導入主題,魚就餌咬餌的力量或是釣組敲擊到石頭可視為撞擊的能量,上面紅色線變化大,且從水平受一點力就在變化,那樣彎曲變化程度等於就是在消耗能量,說白話點,就是被訊號吃掉了,那麼我們手的感覺就會變很微弱。  反觀藍色線,變化幅度小,一下子就吃到硬的位置,前面有提到,硬的物質傳遞能量優於軟的。 我們可說藍色線的『感度』比紅色線好

 

再舉例說,『敏度』極優的代表就是日本的筏竿竿尾,先徑往往都在0.3mm左右,而且整體細長(漸縮度小),當魚來就餌的時候輕輕一觸碰就可以看到竿尾有在移動,魚持續拉,因為整體細長,越來越像上圖紅線曲線,魚也感覺不到任何怪怪感覺,但是我們的手也卻是感覺不到有任何的跳動感,因為訊號來的能量被竿尾所吸收傳遞不到手,不過我們眼睛卻能輕易看到竿尾變化。 日本筏竿尾,『敏度』表現極致的代表,訊號表現以拖、拉為主,細、軟的玻璃纖維尾巴抖動感傳遞到手心感覺幾乎為『零』,用來看用竿尾跟訊號及看竿尾的『敏度』是很適當的教材。 我找了一部日本的筏釣影片讓大家參考,影片請先行設定解析度到720p或1080p,可以看到跟魚訊的動作(跟字訣),也可以看到竿身與母線成90度的最佳操竿角度,更可以看到『敏度』好的竿尾是怎樣表現訊號。

三重県にて筏チヌ釣り

 

 

然而『感度』來說,軟絲竿、溪流竿就是代表,是種看不到竿先變化或不易查覺竿尾變化,但是木蝦或是咬鉛敲到石頭,在我們手心上可以清楚感覺到敲到的感覺,這種就是感度優良的例子。

 

那麼現在人家如果跟你們提某某竿子的敏感度好,我們拿到竿子就能清楚分辨出是『敏度好』還是『感度好』,說真的,很少有敏度跟感度都好的東西。  很常見『敏度好』的卻是『感度差』,或是『感度好』的卻是『敏度差』,更簡單說,要能輕易讓眼睛察覺變化的竿尾代表訊號能量容易被竿尾吃掉(消耗),那傳遞到手的能量感度就低了,感度就差。  另外,釣者對敏感度的感受還需要再考慮釣竿的配重、平衡與自重,如果這三項有其中一項不良,也會很影響判讀或感受。舉例說,配重差的竿子(重頭)或自重重的竿子,光是持竿就有困難度,會花很多的力跟心在持竿上面,相對的,花在感受、判讀上的就少了。

 

<放大訊號?!>

很多人說某某東西能放大訊號,放大訊號有與否,我們下功夫研究是否為真。  在我的看法,竿子或是其它裝置,沒有裝強波器,哪來的『放』大訊號之說 訊號也是種能量,沒外力加成因素,就只會減弱而已。  充其量只能說某某東西感度好,訊號能夠清晰傳到手心,如此而已。  很多朋友沒拿過感度好的竿子或沒用過感度好的竿先,都把感度好的釣竿誤認為放大訊號,以訛傳訛。

 

我個人覺得沒有『放大魚訊』這樣的事啦!!  只有信號容不容易傳達給釣手這回事,單就訊號來說,魚就餌不管是吸、啃、咬、拉,都是施以外力在釣餌(鉤)上,中間會經過各種釣魚的零配件,最終傳達到釣者察覺,不管是眼睛或是其它感官都算。   中間的種種因素,我想僅會消耗掉魚就餌時所傳達過來的感受,我之所以會以敏感度來提出沒有『放大魚訊』這樣的看法,原因很簡單,太常看見某某釣竿或某某竿先能放大訊號,看到一窩蜂的人去買,一堆人在賣,很可惜。 

 

放大訊號是否沒有呢? 有的,在本流場魚咬餌拉著順流跑走,這個『拉』的魚訊就會被放大,巴掌黑鯛都像數斤級的,因為有流在推。  有人還會說某某牌PE線比尼龍線更能放大訊號,卻忽略了『為什麼』、『特性』,真的PE線能放大訊號? 無稽之談。 如果說PE線幾乎沒彈性,訊號不會如同尼龍線有伸縮量導致被消耗,能清楚傳到釣竿,這樣的說法就正確。

 

 

訊號是否能『清晰傳遞』到讓釣者察覺這是我所要表達的,『清晰傳遞』並不等於是『放大』,『清晰傳遞』也是需考慮到各種『實務』跟『實物』之間的搭配,除了釣竿之外,討論起來就又一堆了,釣魚,是所有釣魚要件、器材、技術所綜合的行為。  以下跟釣友討論提到還牽涉到下列這些,就讓大家去想想:

1、對象魚的種類與習性〈如,攝食方式、口裂大小…..〉
2、釣場環境〈水質、水深、水流流速……〉
3、釣組組合、釣線線徑、性質、魚鉤造型與大小、鉛重……
4、釣餌種類與掛法
5、晃餌技巧
6、控線、控標、船筏控制方式…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堤防行走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